兆易创新是国内32bitMCU产品龙头企业,从2019年公司年报来看,MCU的年生产量为1.09亿颗,销售量为1.088亿颗。
到2019年,公司MCU产品累计出货数量已超过3亿颗,客户数量超过2万家。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国产32位MCU芯片的企业,航顺芯片率先发布调价通知函:MCU系列低于代理商体系价格的,恢复代理商体系价格,所有代理商没给2021年上半年FCST的不能保证供货,给FCST并且预付定金的才能保证供货。
储器EEPROM(24Cxx系列),NOR FLASH(25QXX系列),LCD驱动系列,全面上涨10%—20%。针对调价函,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整个产业链都在进行价格调整,包括原料、封装、测试等环节。
MCU是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PC**、***,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MCU多采用ARM架构,并且这种架构正在抢占X86等老牌架构市场。据悉,苹果新发布的自研芯片M1就是采用基于Arm-ISA的内部处理器和CPU微体系结构。
受益于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且装机需求量大,MCU未来市场规模的增速可期。以汽车这一应用场景来看,MCU是车规级芯片的一种,价值量占车载半导体器件的30%,传统汽车平均每辆车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而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每辆智能汽车有望采用超过300颗MCU。
如下:
士兰微(600460):生产的MCU芯片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工业变频器、电动车、纺织机械等诸多领域,是如今国内掌握核心科技的行业领头羊,销售额大幅上涨。
兆易创新(603986):国内闪存芯片巨头,全球NORFlash的市占率达6%,2011年就开始布局MCU芯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MCU芯片制造企业。
因全球芯片的短缺,营收大幅上涨,产品性能和价格在业内极具竞争力,生产32位的通用MCU芯片有望吃到这波MCU国产化的红利,研发水平业内领先,签约客户已超两万家。
公司MCU业务的爆发实现了净利润的暴涨,2019年再次推出新型的risc-V内核MCU,2020年又开始车规级MCU生产,是MCU芯片龙头。
芯海科技(688595):多年来专注高性能MCU产品的研发,提供物联网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行业深耕多年对MCU技术有着丰富经验,产品在智慧家居、微***和工业测控领域有诸多应用,同美的、小米、中兴、海尔等主流品牌建立合作关系,还是鸿蒙生态的战略伙伴。
投入的研发费业内领先,拥有数百项专利,32位MCU开始量产,车用MCU的布局,赛道空间广阔,极具核心竞争力,未来可期。
君正(300223):生产的MCU芯片应用在汽车照明和触控领域,一季度业绩翻倍,新产品竞争力强,MCU生产线正快速扩张。
国民技术(300077):MCU芯片的主流品牌,同宁德时代、华为和大疆等一系列大客户签约,目前正研发M7内核的最新产品,通信、安全领域双向拓展。
中颖电子(300327):中国工控芯片最大的供应商,从事MCU设计,通过家电使用的MCU芯片打开市场规模,并逐渐发展到家电主控、物联网、电机控制等各品类工业应用,中国MCU芯片最大的供应厂商,利润高复合增长,是优质的MCU龙头。
四维图新(002405):公司从事高精确度的地图设计,提出了“芯片+数字地图+物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的战略格局,目前MCU芯片的业务营收占比12.3%。
乐鑫科技(688018):在MCU通讯芯片领域技术先进,掌握了前沿的研发科技,产品应用在智慧家居、支付终端、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市占率位于全球首位。
景嘉微(300474):斥资13亿发展高性能图形芯片和电子芯片的研制。
深科技(000021):子公司提供DRAM和Flash芯片的终端业务,是中国存储芯片行业的强有力竞争者。
国内mcu龙头企业有:
1、中颖电子: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6758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60.73%。
小家电MCU市国内占率第一。2017年报表示将继续开拓家电主控芯片及电机控制芯片市场,研发32位元工控级MCU新产品,积极推广变频方案,提高市场份额。
2、景嘉微: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4886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91.82%。
景嘉微2017年10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13亿元投入高性能图形处理器芯片以及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通用型芯片(包括通用MCU、低功耗芯片和Type-C&PD接口控制芯片)等在内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领域。
3、兆易创新: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3.01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79.43%。
上述专利涵盖NORFlash、NANDFlash、MCU等芯片关键技术领域,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4、芯海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92.3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17.74%。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ADC及SOC芯片、高性能MCU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5、纳思达: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15亿。
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四,大基金入股,通用MCU技术领先。
总体看国产MCU,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都无法和国外企业相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占据的主流市场还停留在8位MCU,占比50%左右。16/32位MCU占比分别为20%左右。这意味着,国内MCU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中高端电子产品市场还在外企手里。
在我国MCU企业中,生产32位通用型MCU的企业屈指可数。我们看到,除了兆易创新、灵动微电子之外,其他企业,比如华大半导体、航顺和致象尔微电子等,只有若干种通用MCU芯片。
技术上,多数国产MCU企业还是依靠ST的生态环境,甚至很多企业产品定义的编号也与ST类似。比如,STM32F103是最流行的32位ARM M3 MCU,现有大约20款产品。
1、紫光国芯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国微”,SZ002049)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芯片为核心,聚焦数字安全、智能计算、功率与电源管理、高可靠集成电路等业务,是领先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务、汽车、工业互联、物联网等领域。
2、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MCU及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是首批被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及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也是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3、全志科技
全志科技(Allwinner Technology)成立于2007年,是卓越的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设计厂商。总于中国珠海,在深圳、香港、西安、、上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
4、国民技术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民技术)是中国信息安全IC设计领域领军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二十年商用**的领先优势,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0年源于国家“909”集成电路专项工程成立,2010年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77),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总于深圳,在、上海、武汉、西安、香港、新加坡、洛杉矶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5、长电科技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 600584 )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
包括集成电路的系统集成封装设计、技术开发、产品认证、晶圆中测、晶圆级中道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芯片成品测试并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供应商提供直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国民技术-关于我们
参考资料来源: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颖电子-企业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国微
所谓概念股,就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是依靠某一题材、概念支撑股价的股票。mcu就是芯片类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