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或其他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时,常常会遇到“现量”、“成交量”、“持仓量”、“现手”等术语。对于新手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比较模糊,容易混淆。将详细解释上海期货交易中“现量”的含义,并对相关的“成交量”、“持仓量”和“现手”进行阐述,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期货市场的数据含义。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软件或行情软件中,“现量”通常指的就是当前挂单量。它代表着在某一时刻,市场上所有交易者对于某个特定合约的买入和卖出未成交的挂单数量总和。更具体地说,它反映了市场上买方和卖方在当前价格水平上的交易意愿的强度。一个较高的现量通常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对该合约的兴趣浓厚,交易活跃度较高;反之,较低的现量则可能暗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交易较为清淡。
需要注意的是,“现量”并非成交量。成交量指的是已经完成交易的合约数量,而现量指的是尚未成交的挂单数量。两者反映的信息不同,“现量”更侧重于反映市场当前的交易意愿和潜在交易机会,而“成交量”则反映的是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
例如,某合约的现价为1000元/吨,买方挂单总量为1000手,卖方挂单总量为500手,那么该合约的现量就是1500手。这表明市场上共有1500手的未成交挂单,其中买方较为积极。
如同前面所述,“成交量”和“现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别反映了期货市场中的不同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区别,我们在此进行对比:
成交量: 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例如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实际成交的合约数量。它反映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以及市场参与者对该合约的兴趣程度。成交量越大,通常说明市场活跃度越高,流动性越好。成交量可以用来判断市场趋势的强弱,以及交易机会的多少。高成交量配合趋势,往往更容易确认趋势的有效性。
现量: 指的是在某一时刻未成交的挂单总量,反映了市场当前的交易意愿。现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当前的买卖力量对比,以及价格可能面临的支撑或压力。例如,如果买方现量远大于卖方现量,则表明市场买方力量较强,价格可能上涨;反之,则可能下跌。 但是现量受价格波动影响很大, 价格一变, 现量也跟着变动,因此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持仓量”指的是在某一时刻所有交易者持有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它反映了市场上的整体持仓状况,以及市场对该合约的整体兴趣。持仓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多空力量的变化,以及市场趋势的潜在变化。 持仓量与现量没有直接的计算关系。 持仓量是累积的,而现量是实时变动的。
例如,某个合约的持仓量为10000手,这意味着有10000手合约尚未平仓,这些合约由市场上的多头和空头持有。 而同时,该合约的现量可能只有5000手,这意味着市场上只有5000手未成交的挂单。 虽然都反映了市场信息,但是角度不同。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其他期货交易所的软件中,“现手”与“现量”有时可以互换使用,都指代当前挂单数量(但并非所有软件都如此,需要根据软件而定)。 有些软件会将“现手”和“现量”分开显示,例如,“现手”显示的是某个特定价格点的挂单数量,而“现量”则是所有价格点的挂单数量总和。这需要投资者根据所使用的交易软件来理解这两个概念。
“现量”虽然不能单独作为交易的依据,但它可以作为辅助指标,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全面的交易决策。 例如:
1. 判断市场活跃度: 较高的现量通常暗示市场活跃,交易机会较多,但风险也可能较大;较低的现量则可能暗示市场较为平静,观望情绪浓厚,交易机会可能较少。
2. 判断支撑位和压力位: 当价格接近某个支撑位或压力位时,观察现量有助于判断该支撑位或压力位的有效性。如果在支撑位附近买方现量很大,则该支撑位可能较强;反之,则该支撑位可能较弱。
3. 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例如,结合K线图、成交量、MACD等技术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趋势和交易机会。
总而言之,“现量”只是期货市场中众多指标之一,投资者不能过度依赖它,而应该综合考虑市场各种信息,谨慎做出交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