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风暴来袭!本赛季联盟场均117.1分创近59年新高,历史第四高得分纪录
一、历史得分排名:本赛季的“第四高”意味着什么?
1. 历史场均得分TOP5回顾
-
•
第一高(1983 - 1984赛季):场均118.3分,由“J博士”欧文(Julius Erving)和“冰人”乔治·格文(George Gervin)等得分高手领衔的时代,比赛节奏极快,得分如探囊取物。 -
•
第二高(1984 - 1985赛季):场均118.1分,延续了上一赛季的得分热潮,球队之间的对抗激烈,得分手段丰富。 -
•
第三高(1986 - 1987赛季):场均117.8分,“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和“大鸟”拉里·伯德(Larry Bird)的“黑白双雄”争霸,让比赛充满观赏性,得分也居高不下。 -
•
第四高(本赛季):场均117.1分,在近59年的时间里,仅次于上述三个赛季,成为历史得分第四高的赛季。 -
•
第五高(1987 - 1988赛季):场均117.3分,继续保持着高得分的态势,球员们的得分能力不断提升。
2. 本赛季得分的“近59年最高”意义

二、高得分现象的成因剖析
1. 小球战术的盛行
-
•
快节奏与高频率进攻:小球战术强调快速推进、频繁转移球和大量的三分出手。本赛季,各队纷纷采用小球战术,通过快速的攻防转换和三分线外的火力输出,提高了进攻效率。例如,金州勇士队、菲尼克斯太阳队等球队,凭借着出色的三分投射能力和快速的进攻节奏,场均得分名列前茅。 -
•
空间利用与球员移动:小球战术注重球员之间的空间利用和灵活移动,通过拉开球场空间,为球员创造出更多的投篮机会。球员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低位单打和中距离投篮,而是更多地选择在三分线外和快攻中寻找得分机会。这种战术的盛行,使得比赛的得分更加容易,场均得分也随之提高。
2. 三分球革命的深化
-
•
三分投射能力的提升:近年来,NBA球员的三分投射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球员具备出色的三分投篮技术。本赛季,各队纷纷加大对三分球的投入,三分出手次数和命中率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三分球的高命中率和得分效率,使得球队在进攻端更加依赖三分球,从而提高了场均得分。 -
•
战术围绕三分球展开:球队在战术安排上,更加注重围绕三分球展开进攻。通过球员的跑位和传球,创造出三分线外的空位投篮机会。同时,球队也会通过三分球来打破对手的防守防线,为内线球员创造更多的进攻空间。三分球革命的深化,使得比赛的得分更加多元化,场均得分也随之增加。
3. 规则变化的影响
-
•
防守规则的调整:NBA为了鼓励进攻,对防守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例如,对防守球员的接触限制更加严格,减少了防守球员对进攻球员的犯规机会。这使得进攻球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加轻松地突破和投篮,提高了进攻效率。 -
•
比赛节奏的加快:规则的变化也使得比赛节奏更加加快。例如,对发球时间的限制缩短,加快了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球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进攻,增加了进攻回合数,从而提高了场均得分。
4. 球员能力的提升
-
•
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NBA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球员们拥有更强的爆发力、速度和弹跳能力,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突破、扣篮和三分投篮等动作。同时,球员们的技术水平也更加全面,能够适应各种战术体系和比赛节奏。 -
•
进攻技巧的多样化:球员们的进攻技巧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得分方式。他们能够通过背身单打、面框突破、三分投篮、传球等多种方式得分,使得比赛的得分更加难以防范。球员能力的提升,是本赛季场均得分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得分现象的影响
1. 比赛观赏性的提升
2. 球队战术的多样化
3. 联赛商业价值的提升
四、未来展望:高得分趋势会持续吗?
1. 战术与技术的持续革新
2. 规则调整的可能性
3. 球员健康与比赛强度的平衡
总结:本赛季得分盛宴的背后
-
•
历史排名:本赛季联盟场均117.1分,近59年最高,历史第四高; -
•
成因剖析:小球战术盛行、三分球革命深化、规则变化及球员能力提升; -
•
影响分析:提升比赛观赏性、促进球队战术多样化、增加联赛商业价值; -
•
未来展望:战术与技术革新、规则调整可能性及球员健康与比赛强度平衡。

